人造板行业发展前景、人造板市场状况如何?我国的人造板行业发展比较迅速,21世纪以来,人造板的总产量逐年攀升,我国人造板生产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20%,已成为世界人造板生产、消费和进出口贸易第一大国。
2022年人造板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分析
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他非木材植物为原料,经一定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单元材料后,施加或不施加胶粘剂和其他添加剂胶合而成的板材或模压制品。主要包括胶合板、刨花(碎料)板和纤维板等三大类产品,其延伸产品和深加工产品达上百种。人造板的诞生,标志着木材加工现代化时期的开始。此外,人造板还可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1立方米人造板可代替3~5立方米原木使用。
人造板行业的上游主要由林业和胶黏剂产业组成,下游则是面向建筑业、家具制造业等。其中,在上游方面,人造板均是以原木、林木衍生物以及其他木质纤维作为原材料生产的,人造板的应用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纤维板和刨花板可充分利用林木加工剩余物进行生产,对保护森林资源起到十分积极作用;在下游方面,需求量主要流向家具和建筑行业。
人造板的延伸产品和深加工产品达上百种,市面上熟知的大芯板(细木工板)属于胶合板,欧松板(OSB)属于刨花板,实木颗粒板属于刨花板,各类板材都能应用于家具制作,但主要的性能差异较大,其中胶合板由三层或多层的单板或薄板的木板胶贴热压制作而成的板材是目前手工制作家具最为常用的材料,防潮性能和承重能力较强,刨花板由于价格较低且可塑性、颜色和样式等多因素,成为定制家居企业主要选择的板材。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公布《2021-2026年人造板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显示
一直以来,甲醛释放一直是消费者家庭装修时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数据表明,约90%的甲醛危害来自人造板家具,普通人造板材所采用的脲醛树脂胶由尿素和甲醛合成,具有不稳定性,是长期的甲醛释放源。人造板作为家居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家居环境的品质,事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健康的关注,“无醛”概念被热炒。目前市场上推广的‘无醛’板材指的是使用了无醛添加胶粘剂的板材,即‘无甲醛添加’。新国标的ENF级比此前最严格的CARB-NAF(美国加州空气质量委员会-无甲醛添加)标准要求还要高,达到ENF标准的人造板也可以被认为是‘无醛’板。
中国人造板行业上市企业主要有丰林集团、大亚圣象、威华股份、永安林业、平潭发展等,从成立时间和上市时间来看,平潭发展成立时间和上市时间均要早于丰林集团、大亚圣象、威华股份和永安林业,丰林集团总部在广西,大亚圣象总部在江苏,盛新锂能总部在广东,永安林业和平潭发展总部在福建。
从人造板市场产量来看,近几年中国人造板产量基本维持在3亿立方米左右。2020年中国人造板产量为3.11亿立方米,同比上涨0.65%,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为2.13%,基本保持稳定态势。
从消费量情况来看,近年来,中国人造板消费量略低于生产量,但总体保持平衡。2020年中国人造板消费量为2.96亿立方米,同比上涨0.8%。从整体上来看,供需保持平衡,但从长期时间维度来看,人造板产量和消费量增速呈现明显放缓的态势。
从细分市场结构来看,胶合板类产品仍是中国人造板产品消费量最大的品种。2020年胶合板占全部人造板产品消费量的62.7%,同比下降1.2%;纤维板产品位居第二位,占全部人造板产品消费量的20.1%,同比增加0.1%,占比基本维持稳定;刨花板类产品位居第三位,占全部人造板产品消费量的10.5%,同比增加0.8%;其他人造板产品占全部人造板产品消费量的6.7%。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自然资源稀缺,各国对于森林资源的使用更加重视,这也间接导致人造板朝着更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不过人造板这一市场未来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企业来说,要在同质化的市场脱颖而出,必须创造自身价值,寻找更长远的发展路径。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